产品管理部具体是做什么的(产品管理部职责)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完整的解决方案构建,当需求来临时,你就无所适从了。那么如何从零开始规划解决方案级的产品矩阵呢?作者分享了真实的项目回顾,讲述了一个解决方案产品矩阵从无到有的规划,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序本文回顾了一个真实产品的规划过程。描述了从无到有规划一个软...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完整的解决方案构建,当需求来临时,你就无所适从了。那么如何从零开始规划解决方案级的产品矩阵呢?作者分享了真实的项目回顾,讲述了一个解决方案产品矩阵从无到有的规划,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回顾了一个真实产品的规划过程。描述了从无到有规划一个软硬件解决方案级产品矩阵的思维过程,以及具体场景下关键业务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思路。同时会包含一些从项目管理角度的考虑。毕竟,再好的想法,也要考虑项目推进时的资源约束,以及相关的技术和市场风险。希望对没有经历过整个解决方案搭建过程的产品人有所启发,对如何从零开始搭建类似的整体解决方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有很多关于行业调研、交互设计、原型设计等实用细节的文章。在市场上。这样的内容不是本文的重点,不会过多着墨。

解决方案的规划过程涉及行业和企业的视角切换,时间线上的价格段划分,业务领域的横向生产线划分复杂。为了简化表达,下面是以时间为主线的线性描述。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反复的取舍和交错。在一些关键的设计环节,为了优化到合适的程度,甚至可能出现推导的情况。

就个人经验而言,做好扎实的产品定位研究和业务架构设计是第一要务。这一块工作已经做了,产品在进入R&D环节之前,已经在大方向上与各方达成了共识。这样会为后续工作减少很多摩擦,同时也为后续细节设计指明方向,避免在需求频繁变化时失去重点。

在产品细节设计阶段,建议结合敏捷项目管理思想,采用渐进式细节设计方法向前迭代。同时,相对于R&D环节,提前保持两三个冲刺的进度将是一个合适的工作节奏。

这就让产品设计师在保持足够紧凑的同时,拥有了适度的容错空,从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应对市场反馈和需求变化。这样可以将变更带来的影响尽可能消化在设计环节,为R&D环节创造相对稳定的需求环境,有利于提高R&D质量,减少对R&D进度的影响,降低项目整体产出成本。

背景

19年底,公司决定涉足智慧城市领域,成为该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当时我在产品和项目管理部。我的任务是为公司的智慧城市战略规划软硬件解决方案,我负责软件部分的产品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

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供水、电力、热力领域的厂商提供远程低功耗数据采集模块。公司的辅助业务是基于低功耗采集技术的通用数据采集硬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孵化的一些智能硬件。

从组织结构来看,R&D中心硬件+嵌入式软件人员占比超过80%,应用软件人员占比不到20%。而应用软件部门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协助硬件部门做设备调试和运维的上位机软件,远程查看数据和设备运维的app。没有工业应用的项目经验。应用开发和行业背景是短板,在技术基础、项目经验、人才储备等方面捉襟见肘,短时间内也不指望提升。

首先,确定方案1的定位。明确方向,缩小边界。

智慧城市是一个大概念,涵盖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安全服务、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六大领域。基础设施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电网、智慧管廊、智慧建筑、智慧酒店、智慧工地。

智慧城市显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需要缩小领域范围,然后聚焦一个可能的落地场景。通过与公司领导和软硬件部门的多次沟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公司最终达成共识,将范围缩小到园区管理领域,将场景聚焦在园区内的能耗管理方向。

2.产业视角下的战略定位

行业:能耗管理不是新概念,但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市面上的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有架构老旧、兼容性难、业务碎片化、数据孤立、扩展受限、售后和维护成本高等。下图总结了具体的问题:

造成上述问题的核心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软硬件的研发分离,二是硬件之间互操作的高成本。由于软硬件技术方向的巨大差异,企业往往会选择专攻一个方向。这样一来,软硬件企业各有优势,但也给软硬件的整合留下了很多麻烦。硬件互操作难的原因很复杂,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来分析。

客观上,由于历史原因,底层设备的传输和通信协议纷繁复杂,常见的有几十种,选择范围很广。但是硬件的实际应用场景差别很大,对功率控制、通信距离、数据安全、硬件成本等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各个硬件遵循的协议不可能简单统一。主观:尽管国际和国家标准组织努力促进标准的统一。然而,硬件厂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主观上有动机通过增加对接成本来达成减少竞争的私下协议,导致硬件互操作的成本更高。

在我国,水、电、气、热属于公用事业,由不同的行政部门监管。在数字政府推广之前,水、电、气、热各自开发了单一的管理系统,服务于各自部门的后台系统。市场上的综合能耗管理方案大多是在上述基础上简单改造而成,存在架构陈旧、功能与场景分离、数据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当叠加真正落地的时候,各种规格硬件的互通、后续需求的扩大、对冲售后、维护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政策:随着数字化和自动化的趋势,加上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政策指导。为了减员增效,降低能耗,企事业单位开始更加重视能耗监管和智能化改造,这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政策。

我们的优势:目前我公司在***传输领域已经深耕17年,在水、电、热等能源消耗的远距离传输和采集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是能耗管理领域的硬件提供商,具有扎实的硬件研发能力。整合了公司在前端电表、远程通讯、行业理解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后。结合软硬件分离和硬件互通已经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相比纯软公司我们优势明显。

定位:经过以上分析,考虑到市场竞争,我们提出以下定位。

市场定位: 二级能耗计量、采集、费控的智能化建设及改造市场。客户定位: 自管物业,校园,工矿企业,综合商务楼宇,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运营单位。功能定位: 提供一套软硬件一体,水电气热综合管理,抄收缴管一条龙服务,后付预付全覆盖,能耗数据全打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市场定位:二次能耗计量、采集及成本控制智能化建设和市场改造。客户定位:自办物业、校园、工矿企业、综合商厦、科技园、工业园区等运营单位。定位:提供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水、电、热综合管理,集纳管一站式服务,先缴费后预付费全覆盖,能耗数据全获取。

第二,确立规划愿景

园区能耗管理领域涉及三大业务板块:传感设备、测量仪器、远程采集等前端设备,负责数据分析和分发的物联网平台,以及具体的能耗管理应用。每个部门下都有很多硬件和软件供应商。作为智慧园区的一个环节,能耗管理还应考虑与上下游软硬件系统的互操作性。总之,能耗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分而治之。

1.时间维度的垂直分解

由内而外,我们可以发现,能耗解决方案是由企业和行业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链接而成的多层网络结构。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前提,然后以此为基础,才能为行业提供价值,进一步坑害行业资源为我所用。因此,整个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按照时间维度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目标是构建最小的业务闭环,完成能耗管理的核心业务,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客户服务。在不考虑第三方硬件和系统的情况下,完成能耗计量、远程数据采集、计费、收费结算、数据分析、设备监控的闭环业务。

第二阶段:目标是完成标准化接口建设,使其能够参与其他集成系统,扩大市场边界。在这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业务数据将通过标准的API接口输出,提供给第三方系统调用,或者将整个解决方案作为子系统集成到更高维的智能园区管理系统中。

第三阶段:作为整合平台,目标是整合第三方设备和服务,拓宽业务边界。我们的智能能耗管理方案可以适应更复杂的业务场景,为系统的后续扩展铺平道路。

2.业务领域之间的水平分割。

只有完成一级战略目标,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是在行业生态中占据生态位的前提。而一阶战略涉及多个智能硬件和两个软件平台的开发,所以整体的设计开发周期必然不短,公司能挤出的人力资源非常有限。长期的产品开发,如果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将会造成R&D巨大的内部压力和产品的市场风险,甚至整个方案流产。

在考虑计划的正面收益时,还要考虑如何降低风险的影响,以及在不尽如人意时如何退出产品。不考虑市场和风险的产品设计都是耍流氓。

研究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链发现:智能硬件、数据服务、设备管控、能耗应用,这四个业务有明确的边界,边界内的业务相对独立。边界之间只有数据流的上下游关系,具备了拆分的天然条件。而且上述业务领域对应的资源基础不同于R&D周期,相互脱钩后单独开发可以大大缩短方案交付的周期。

结合当时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沉淀,将解决方案横向划分为四条横向业务线,形成产品矩阵。各业务条线的阶段性产出可以独立用于获取产品销售的现金收入和接收市场反馈,大大降低了R&D压力和市场风险。线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集成了软件和硬件。

数据采集:在公司现有硬件基础上,研发水、电、热智能仪表、数据采集模块、智能***等硬件产品,可作为独立硬件投入市场。

数据接入和分发:基于公司以往的运维服务,进行改造和升级。这一块可以作为智能硬件的配套服务打包销售。也可以升级为通用物联网平台,单独销售。

数据映射和设备管控:以设备管理为核心的功能组,设备定义、档案管理、数据站点配置、实时监控等都在该模块中完成。该模块可以与前两个模块结合,是一个完整的设备监控解决方案。它也可以升级为专业的设备管理应用程序。

数据应用和能耗控制:这是能耗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应用,与前三个模块构成完整的智能能耗管理解决方案。也可以作为独立软件,成为行业生态的能耗管理组件,实现对第三方系统的赋能。

3.建立整体愿景

通过对方案的战略定位和阶段分解,将解决方案实现为由智能硬件、物联网服务平台、设备管理平台、能耗管理平台四大业务线组成的产品矩阵。第一阶段只考虑企业内部四条业务线的建设,完成能耗管理的核心业务。然后考虑与第三方软硬件整合,形成与上下游生态厂商的互动合作。到目前为止,智能能耗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表示为以下拓扑结构。

文章较长,将分三章输出。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后续两章将进行产品路线规划、产品功能设计,并输出2B类产品的PRD输出实例和项目总结。

本文由@李金耀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

题目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家都是产品经理。平台只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

本文来自秦楚殇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24/480382.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3-29
下一篇 03-29

相关推荐

  • 运营管理部职责范围 分析运营管理部职责细则

    运营,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词,但我相信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运营管理是做什么的。尤其是中小企业,很少有企业设立运营管理部门,部分运营职能交给经营管理部门或综合部门。很多中小企业之所以对经营管理不“感冒”,主要是因为企业更注重经营成果,而不是过程控制,绩效考核更

    2023-05-29 18:52:01
    755 0
  • 产品管理部具体是做什么的(产品管理部职责)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完整的解决方案构建,当需求来临时,你就无所适从了。那么如何从零开始规划解决方案级的产品矩阵呢?作者分享了真实的项目回顾,讲述了一个解决方案产品矩阵从无到有的规划,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序本文回顾了一个真实产品的规划过程。描述了从无到有规划一个软

    2023-03-29 04:42:01
    968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