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火箭炮还在服役吗 喀秋莎火箭炮究竟有多恐怖

大多数武器都有一个男性化甚至凶狠的绰号:“猎鹰”、“枭龙”、“台风”...但在历史上,有一种武器是以一个小女孩命名的。它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很多人对苏联歌曲《喀秋莎》比较熟悉,歌曲中唱的那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就是喀秋莎火箭筒的外号由来。当时沃...

大多数武器都有一个男性化甚至凶狠的绰号:“猎鹰”、“枭龙”、“台风”...但在历史上,有一种武器是以一个小女孩命名的。它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很多人对苏联歌曲《喀秋莎》比较熟悉,歌曲中唱的那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就是喀秋莎火箭筒的外号由来。当时沃罗涅日工厂在喀秋莎火箭炮侧面画了一个大大的“K”标记,被很多苏联红军战士嘲讽为“喀秋莎”。消息传开了,这个可爱的绰号也传开了。

这个外号是挺可爱的武器,但是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点都不“可爱”。虽然苏联人称之为喀秋莎,但在对面的纳粹阵营中,由于其独特的尖叫,被称为“斯大林的风琴”。这一声尖叫甚至吓坏了不少德军官兵,以至于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战效果。由此可见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有多惊人。

廉价替代品

很多军迷都知道,喀秋莎一开始并不是陆战的武器,而是空火箭炮。早在1931年,莫斯科研究局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早期空火箭的基础上,开始研制RS-132尾翼稳定火箭,并于1937年正式进入部队,代号为M-13。

次年,1938年6月,莫斯科喷气推进研究所获得苏联炮兵部队的授权,要求研究所在现成的air 空火箭炮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可以装载在吉斯-5卡车上的地面火箭炮,以补充炮兵部队的火力支援力量。

发射时刻

但原型造出来后,苏军炮兵部队颇为不满:“发射时精度差,装填时间需要50分钟,射速远不如现有榴弹炮。”甚至苏联炮兵军官声称“它只是传统大口径榴弹炮的廉价临时替代品,很快就会被淘汰”。但很快,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德国入侵苏联时,苏联只造了40套喀秋莎火箭炮。但到了二战末期,该系列火炮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万门左右。与传统的牵引榴弹炮相比,安装在卡车平台如吉斯-6和吉斯-5上的喀秋莎火箭炮具有更强的机动性。

更何况它的价格足够低,生产门槛特别低,不需要重工业设备的支持就可以量产。说到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卡车底盘加一个钢制火箭筒而已。但是,让德国人害怕的显然不是这个东西的产量,而是它无与伦比的巨大威力。

斯大林的风琴

1941年7月14日,苏德两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交战。为了检验这种武器的实际战力,苏军调来一批喀秋莎火箭炮,对占领鲁德尼亚镇的一支德军步兵部队进行了7次实验性齐射。但喀秋莎的表现让几乎所有苏联官兵都大吃一惊。

目睹了这场“考验”的苏联学者安德烈·萨普罗诺夫(Andrei Sapronov)曾写道:“它的巨大威力几乎推翻了德军的阵地,所有的房屋都被摧毁,变成了一片废墟。大量的火箭爆炸使我们看不见敌人了...最后,我看到他们狼狈地退出阵地。”

喀秋莎火箭炮的装填时间出奇的近一个小时,精度实在差强人意。然而,由4个喀秋莎火箭炮组成的每个炮兵连,可以在短短10秒内将多达192枚***倾泻到0.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爆炸当量超过4.35吨,威力甚至超过72门常规大口径榴弹炮的齐射。

这种威力无比的武器使苏联当局迅速掌握了一种新的战术:凭借其优越的战场机动性,迅速进入发射阵地,在压制住德军阵地的火力后,迅速撤退到后方进行装填。

苏联士兵正在给喀秋莎装弹药。

事实证明,斯大林的打了就跑的鸡贼战术非常有效,给德国人蒙上了心理阴影。“受益”于喀秋莎那招牌式的低啸,每当这种声音在战场上响起,都会极大地打击德军官兵的战斗意志,因为他们很清楚,再过几秒钟,自己就可能被这些大口径***炸成碎片。

到了后期,就连德军官兵也不敢对那些装备有喀秋莎火箭筒的部队进行反击,生怕一抬头就看到几十枚132mm大口径***惨叫一声落在他们头上。

下午的谈话

事实证明,喀秋莎作为苏联第一门广义上的“自行火炮”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在战争结束后,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仍然不遗余力地发展同类型武器(按照惯例,苏联将这类武器统称为喀秋莎)。

二战结束后,苏联用更大更强大的BM-14火箭炮取代了早期的BM-13。当然,冷战时期研制的几种“改良版喀秋莎”可能更广为人知:BM-21冰雹火箭炮和BM-27飓风重型火箭炮。越南被我国缴获后,前者改进为81式火箭炮及其后续改进;而后者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俄格战争等地区冲突中都有出色的战术表现。

在苏联之外,喀秋莎还有更广阔的活动空空间。别忘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容易生产,威力大,这让它广受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甚至武装组织的青睐。

叙利亚内战中的喀秋莎火箭筒

比如在乌干达-坦桑尼亚战争中,坦桑尼亚使用了一批BM-13S火箭炮;黎巴嫩战争期间,***党用喀秋莎至少发射了3900枚***;时至今日,反美武装和巴解组织势力仍在一有风吹草动就用喀秋莎炸毁美国大使馆或以色列阵地,更不用说脏乱的叙利亚战场了...

不得不说,一种二战时期问世的武器,参加了冷战以来的大部分武装冲突,今天依然活跃在战斗的前线,客观上已经体现了它的成功和强大。

当然,在大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智能化的当下,这种“威力强大”的老派苏式武器,除了少数高科技的改进外,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在那些又穷又乱的动荡地区,这个“老兵”恐怕还会长期活跃在一线。

本文来自早川希奈子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24/547477.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5-14
下一篇 05-14

相关推荐

  • 喀秋莎火箭炮还在服役吗 喀秋莎火箭炮究竟有多恐怖

    大多数武器都有一个男性化甚至凶狠的绰号:“猎鹰”、“枭龙”、“台风”...但在历史上,有一种武器是以一个小女孩命名的。它就是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很多人对苏联歌曲《喀秋莎》比较熟悉,歌曲中唱的那个叫喀秋莎的女孩就是喀秋莎火箭筒的外号由来。当时沃

    2023-05-14 23:52:01
    915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