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渐觉风光好 东城渐觉风光好的意思

东城渐觉风光好宋祁:东城风光好,红杏枝头闹北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了,人民生活富裕闲适,虽有辽夏边境困扰,但离人们的生活尚远,亦可以说完全地没有影响,大家尽可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环境中,享受安宁和祥和的美好生活。宋祁正是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他是...

东城渐觉风光好

宋祁:东城风光好,红杏枝头闹

北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了,人民生活富裕闲适,虽有辽夏边境困扰,但离人们的生活尚远,亦可以说完全地没有影响,大家尽可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环境中,享受安宁和祥和的美好生活。

宋祁正是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他是词人,但如同张先一样,介于二三流之间,在那一众著名词人群象中,被前排重量级的人物遮了半个脸,辨识度并不是很高。

他偶有被提及是缘自那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因而被称为“红杏尚书”,从这调侃之称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官做得还是很大的,但却也风流潇洒,这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处世之风气,却也是宋祁最真实的人写照。

宋祁,字子京,湖北省安陆人,北宋文学家和史学家;进士出身,亦是司空宋庠之弟,并有文名,时称“二宋”,他入仕后历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前后长达十余年之久,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年***卒,谥景文。

宋祁的祖先据说是是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这个就难以考证了,他的高祖宋坤在到晚唐昭宗之时任御史中丞,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于是遂举家迁于今河南商丘的民权县,所以,宋祁也可视为河南民权人。

宋祁的家学应该是很好的,他同其兄宋痒同举进士,本来礼部拟定宋祁第一,宋庠第三,但是章献皇后觉得不能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在第十位,以大小区别,所以又有“双状元”之称。

这个其实有些小疑问,进士第一并不等同于状元,状元是要通过皇帝亲自策试,即所谓殿试后,由皇帝钦定,如何能根据进士的排位就能说是状元,但历代都以宋痒为状元,具体是什么原因就不可考了。

步入仕途的宋祁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他先为复州的军事推官,后升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又授予直史馆,再升任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继而又升迁为工部员外郎,修撰《起居注》。

宋祁虽是正统文人,但他对国计民生还是相当地关注,且有自己的见解,在他所处的时期,西北边境战事频发,财政吃紧,在此情况下,他写下了关于“三冗三费”的上疏。

宋代为防止专权,对各级官僚机构都采取了分权的策略,这就是所谓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随之而来的就是三费,这些都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宋祁正是对此提出了自己看法,虽然他官微言轻,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是指出了积疲而已,但也可以说,他是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先声。

后来的宋祁因其兄同宰相吕夷简的分分和和,也跟着吃了瓜落,上上下下,进进出出,期间先后担任过好几个地方的知州,甚至还当过我们成都的父母官,但是他的主要经历是修《唐书》。

对当时的文人来说,能够修史那是最高的荣誉了,很多著名文人都修过史,如欧阳修和陆游等,我们一般都认为《新唐书》为欧阳修所撰写,其实真正的修《新唐书》的是宋祁,他写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欧阳修嘛,怕只如后世《四库全书》的和珅一般,总编撰而已吧。

宋祁虽说是个史学家,但人们对他的了解则应该将其列入诗人的行列,他不是个政治人物,而是个文学人物,史学毕竟是小众范畴,诗歌因其传播性广,方能更为人们所熟知。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名为《玉楼春.春景》的诗是宋祁赖以成名的代表作,对诗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犹为赞赏,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并同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并列,称其为“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其实早在这首词刚为人识之际,便赞誉满满,几如当今的流行音乐,广为人传唱,宋祁也因这句词而得了个“红杏尚书”的美誉。

春寒之晨,东城踏春,碧波荡漾,绿柳堆烟中掩映着数枝初开红杏,春意盎然;宋祁的这几句词将初春踏青入眼的美景,一一纳入怀中,让人渐生迷意,其意境之美,一派地天籁。

繁花似锦,浮生如梦,乐少苦多,纵有千金不如美景一瞬、佳人一笑。且举杯,劝夕阳在花间多停留片刻,让我们尽情欢乐。

其实这首词的“诗眼”也就是这一“闹”字,其它并无多少出彩之处,而且我觉得,词的上下两段不完整,有分裂之感,至少显得很是突兀,转承得有些生硬,这大概也是宋祁水平所限吧。

这一“闹”字当然很是传神,王***所言不差,古人亦称其为“卓绝千古”,但清人李渔却大不以为然,他说:“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并说,如果“闹”字也可用,那么打啊吵的都可用了,所以他认为,这“闹”字用得极粗极俗,听不入耳。

这就如同当年杨慎,就写那“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升庵不喜欢杜牧的《江南春》一样,“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诗无达诂,见仁见智;文人嘛,有几个能觉得别人写得比自己好的。

李清照在《词论》中对宋祁的词作有个评价,她说宋祁:“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意思是说宋祁的词作,虽然偶尔出现一二佳句,但通篇看来,难有好词;

从这首《玉楼春》来看,上半阙清新可人又韵味十足。下半阙急转直下,寓意平庸,教人千金买笑,及时行乐,两者极不相称;所以我觉得李清照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理念是北宋时期的一个普遍认知,而宋祁的声名一直被哥哥宋庠压着,无法在仕途上大展拳脚。他早就已经认命了,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的好。

要说他哥哥宋痒那在当时可是大名鼎鼎,他不仅是状元,还是“三元及第”,即历史上少见的在乡试、会试和殿试均第一的“连中三元”之人,后来官至宰相,封郑国公;所以,宋祁在哥哥的光环下就显得有些不那么光辉了。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宋时的文人一般都有着两张面孔,在朝堂上凛然正色,是道貌岸然的国之重臣,且工作努力,尽职尽责;朝堂下则歌儿***,风流恣肆,所谓“晚集则命妓劝饮,尽欢而罢”是也。

这个是时尚,大家都这样,你要是跟王安石和司马光那样不近女色不近人情,不会唱歌跳舞,甚至连老酒都不喝,在官场上,你就是个不合群的异类,而异类在官场上仿佛如无根之浮萍,注定孤独一生。

宋祁自是不能免俗,宋祁爱宴饮,爱美女,却也是个优秀公务员;在他的身上,香艳的故事多多。

按说,这修史是个苦差事,费力费神,而宋祁一修便是十数年,他是红袖执烛修唐书,将这苦差事变得香艳无比。

据宋人笔记载,宋祁修撰《唐书》时,都是在宴会结束,酒足饭饱后,先吟诗作赋作画一番,然后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这时书房里已经燃上了名贵的檀香,再点燃两根巨大的蜡烛,娇妻美妾环绕身边,帮他和墨抻纸,家人都知道,宋祁要修史了。

他踱到书桌前坐下,马上又有两位绝色佳人研墨铺纸,他于是便开始专注地写作,在这样豪华的温柔乡里,奋笔疾书,好像神仙一样逍遥,觉得有些累了,就马上命人撤去书案,然后摆上美酒,唤来歌妓,在烛影摇红中,又开始载歌载舞地享乐了起来。

连加个班都弄得如此有仪式感,宋祁的高调豪奢可见一斑,这可比清茗一杯,古籍一卷的普通读书人要高档许多了哈。

宋家兄弟被时人称为“大小宋”,声名远播,和哥哥的正色立庙堂不同,宋祁的声名还给他带回了美人,这便是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惊鸿妙词结良缘”。

一日,宋祁正在街上行走,恰遇皇家车队出行,于是便恭立道旁,忽听得一声娇滴滴的声音呼为“小宋”,他循声望去,一个美女正掀开车帘看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宋祁顿时魂不守舍,只呆呆地目送着车队渐行渐远。

这惊鸿一瞥弄得宋祁相思难抑,久久不能释怀,回家挥笔写就一篇《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个几乎就是将李商隐的两首《无题》的句子抄袭而来的盗版之作,叹佳人一去如黄鹤,仙踪难觅,但这首词很快就传到了皇宫内。当时的皇帝宋仁宗就把宫女们召集起来,追问是哪个车上的宫女。有一个宫女回答说:有一次皇帝赐宴翰林学士,我在一旁侍奉,周围的人指给我说,那个人就是小宋。后来在车上偶然见到,就试着叫了一声。

宋仁宗于是把宋祁叫过来,故意轻描淡写的提起这件事,看到宋祁惊惶无地的模样,又心满意足的笑着说:蓬山并不远啊。并且把这个宫女赐给了宋祁,于是这宋大才子便抱得美人归了,好香艳哈。

不过,这事甚为可疑,一个宫女如何会坐在轿中,如果此事为真,那轿中之人必是皇帝的妃嫔,宋朝皇帝将自己的妃嫔赏赐臣子倒也并非没有先例,但毕竟于脸上无甚光彩,于是后人便改为宫女为之讳;不管如何,宋祁抱得美人归,仁宗也落了个贤君的名声,真相并不重要,结局皆大欢喜。

自宋真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地振臂一呼,宋人读书风气大盛,生活在宋朝的文人,荣华富贵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换取,难怪宋朝也是个文化繁荣、格调风雅的朝代呢!

宋祁是最大的受益者,他生活奢侈,连哥哥宋痒都看不下去了。当年家中一贫如洗,囊中羞涩,穷得只能吃酱菜下饭,以至于过节时将一柄祖传宝剑剑鞘上镶嵌的饰品剥下换酒,宋祁还自嘲道:“冬至吃剑鞘,过年就该吃宝剑了!”

可当宋祁发达后,“黄金屋”和“颜如玉”都如约而至,他极度奢侈,家中筵席流水,金碧辉煌,美酒舞姬,通宵达旦,所以宋祁家的宴会也被称为“不晓天”。

哥哥宋痒是“正神”一枚,元宵节不去看灯,要请弟弟一起在家读《周易》,家人回复说,“小宋公子正拥着歌妓,在那里醉醺醺地喝酒呢。”宋痒很是不爽,让人传话,“你现在穷极奢侈,不知道是否还记得当年在州学内吃腌菜下饭吗?”

谁料想宋祁让来人回话说:“那你回去问问我哥哥,当年我们求学时吃腌菜下饭,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宋祁的人生观,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是不妥,但这就是当时的风尚,晏殊如此,欧阳修也一样,比起素有好名声的贤相寇准来说,宋祁怕还只是小巫了。

宋祁虽然铺张浪费,但如寇准一样,并无贪墨之记录,反而在做官上颇受民众好评,以至于他去世后,“成都士民哭于其祠者数千人”;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在成都期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并创设了很多新项目,从而形成了成都很多独有的节日。

比如苏东坡就曾说过“成都太守,自正月二日出游,谓之遨头,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这些无疑推进了成都“休闲之都”的品牌,并且他还写有一本极有历史价值《益部方物略记》,记录了大量的四川特产、美食,相当于现在的《舌尖上的四川》,极大地促进了川菜在全国的遍地开花,提高了天府之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人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宋祁这首《蝶恋花》中的“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二句,曾被李调元誉为词中名句。它在体贴人情。摹写物态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鲜活又生动描写了一个***春睡初醒的神态和醒后忆梦的情思,充分体现了宋祁的生活和词风。

它以立体感和动态美,构成了色彩线条的转换变化,反映出***内心的复杂矛盾,因而给人以深婉的美感享受,全词情思波澜起伏,顿至***,给人以余韵无穷、意味深长的感觉,读来辞意俱绝,自有余韵,有辞尽意不尽之致。

北宋前期的诗人们,由于生活得悠游,最喜欢于筵前酒边,花前月下赋词吟诗,总是心生“闲愁”,这可以归之为“矫情”,花香淡淡,儿女情长,羁旅苦闷,离别感伤,无非是以这一类为主题,其中总是夹带着对生命无常的恐惧,既然生命无常,人生沉浮不定,何不掷千金而行乐。

宋祁的词也大多体现这种思想,但他的词不是艳词,后人称其词“妍丽而不轻薄,和雅而不尘靡”,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写诗的水平一般,学问也算不上名家,文章也只是一般人的水平,做官也没有位极人臣,因此,他在逝世前不要请朝廷赐谥号,并嘱托子女丧葬时要一切从简。

观宋祁的一生,本是状元郎却擦肩而过,一生风流倜傥、喜好声色,仕途波澜不惊、顺风顺水,他最大的成就是写就了《新唐书》,而对于传播力度最迅疾的诗词,他的水平是有限的。

但是,由“山外青山楼外楼”我们记住了林升;由“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认识了叶绍翁;由“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晓得来黄景仁;而“红杏枝头春意闹”也让宋祁位列知名文人的排序中,从这点来看,文人要想出名,除文采外,还是要些运气的。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新唐书》我常翻阅,有时亦小酒一杯地边啜边看,每每于此,便会想起宋祁写这书的情景,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权引他的这首小词以记之……

东城渐觉风光好的意思

请把这几句诗大声地读出来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能完整读下来并全部读对的人,我们给你点个赞。碰到这些字,不知道怎么读,感觉难以启齿有木有。

今天,就来盘点那些诗词中令人“难以启齿”的字。相信我,你绝对中招!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刬【chǎn】,通“铲”,意为削、平。

李白在诗中表示,他希望把君山铲去、削平,让洞庭湖水平铺流去,一望无际。果然是浪漫派,服了李白了。

而在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写她初见赵明诚时,慌忙避走,把鞋子都跑掉了,以袜着地,少女的俏皮可见一斑。

氤氲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氤氲【yīn yūn】,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槛有两种读音:【jiàn】,【kǎn】。槛【jiàn】是指栏杆的意思,槛【kǎn】是指门槛。

两首诗里的槛都是指栏杆,所以这里的“槛”读【jiàn】。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甫《客至》

醅读【pēi】,意为没滤过的酒。不读第二声哟!

潋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很多人一开口,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读,正确读音【liàn yàn】,音练艳。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什么肥呢?正解:【guì】,鳜鱼是一种鱼,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很多人把“衰”读成【shuāi】,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其实,这里应该读【cuī】。

此处的“衰”同“缞”。“缞”是古时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粗麻布是发白的,所以“鬓毛衰”的“衰”读【cuī】,是从颜色上把花白的鬓毛形容为“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新嫁娘词》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有多少人把“谙”读成了“音”的,有的话自己也默默地举起 个手。

谙【ān】,是熟悉的意思。

白居易这首诗的翻译就是:江南的景色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袅袅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

“袅”【niǎo】,音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特别好读。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簟【diàn】,音电,是竹席。玉簟:光滑如玉的竹席。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宋祁《玉楼春·春景》

縠【hú】,音胡。意思是有皱纹的纱。

脉脉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脉有两个读音:【mài】 【mò】。此处读【mò】,意为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舴艋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一直将“舴艋”读成“蚱蜢”的掩面逃。

舴艋读【zé měng】,音泽猛。指形似蚱蜢的小船。在古诗词中经常用舴艋舟形容小船。

葳蕤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一看这两个字,有点懵掉。

葳蕤读【wēi ruí】,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当年唐诗三百首背的第一首,翻的字典,记忆尤其深刻。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窅【yǎo】。窅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菡萏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菡萏【hàn dàn】,音汉淡。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哂,读【shěn】,音沈。有微笑和讥笑的意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讥笑。

潺湲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潺湲【chán yuán】,音缠园。意思是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拚”这个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个拼字。

其实,“拚”有三种读音:【pīn】【pàn】【fān】。读【pīn】时,通“拼”。读【fān】时,通“翻”。

在这首诗里,读【pàn】,音盼,意为舍弃,不顾惜的意思。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戍【shù】,音树。指军队防守。戍边在唐代的边塞诗中经常出现。

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

除了这些字,在诗词中,你还碰到哪些读不出口的字。告诉我,我在留言区等你!

本文来自掩于岁月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24/504777.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4-15
下一篇 04-15

相关推荐

  •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之初什么意思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之初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就像刚出来的月亮呢?出处:《后汉书 黄琬传》。原文是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之初什么意思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之初的

    2023-07-29 11:21:01
    441 0
  • 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恍然大悟的“恍”是猛然的意思恍然大悟读音hung rn d w 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恍然大悟 读音hung rn d w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薛

    2023-07-29 10:50:01
    940 0
  • eca是什么意思

    Eca其实是事件和条件以及动作的一种简称,一般是当一个策略或者是一件事情发生之后,通过监视器来捕捉度该事件,然后再根据eca作出判断,然后选择合适的行为或动作。学英语要背单词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背单词根本就不算得上是什么学习的方法,但是这是最有效的一种途径了,单词是

    2023-07-29 10:13:01
    1152 0
  • 喜不胜收什么意思

    喜不胜收的意思是:喜不自胜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我去的时候承夫人亲自给我饯行,高兴得不得了。看着我们的丰功伟绩,我们自是喜不自胜,更来劲了。   喜不

    2023-07-29 09:36:01
    666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