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A.汉堡B.柏林C.波恩D.法兰克福

问德国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A.汉堡B.柏林C.波恩D.法兰克福德国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brA.汉堡brB.柏林brC.波恩brD.法兰克福br答最佳答案你好: 很高兴能为你作答: 其实在我读高中是有整理过一个不错的笔记、就是关于地理的、什么方面都涉及、就专门给我的“徒弟”们看的。...

德国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A.汉堡B.柏林C.波恩D.法兰克福

德国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brA.汉堡brB.柏林brC.波恩brD.法兰克福br

答最佳答案

你好:
很高兴能为你作答:
其实在我读高中是有整理过一个不错的笔记、就是关于地理的、什么方面都涉及、就专门给我的“徒弟”们看的。所以呢、没事好好整理时一个非常好的习惯O(∩_∩)O
世界区域地理
欧洲西部
A.M.〔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
1.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北欧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⑷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⑴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⑶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欧洲东部和北亚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2.俄罗斯
(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3)北极圈;
(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A.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B.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C.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D.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E.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F.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G.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H.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I.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东亚与日本
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N~45°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自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等等.....太多了,,有时间我全发给你,O(∩_∩)O
世界历史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兰革命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6-1794。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
1794法国热月政变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海地宣布独立
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
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
1889第二国际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
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919.3.1朝鲜三一运动
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共产国际建立
1919.1-6巴黎和会
1921.11-1922。2华盛顿会议
1922.10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苏联成立
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慕尼黑会议
1939.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6法国投降
1940秋不列颠之战
1940.9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
1941.6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秋大西洋宪章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莫斯科保卫战
1942.6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12.1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11-12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6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5.2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5.8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联合国建立
1947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4《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
1955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9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成为“非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七十七国集团产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3美国在《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议》上签字
第四次中东战争
1979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苏联解体
1992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欧洲联盟建立
剩下时间不多了,,,抓紧时间好好复习,,加油,祝你成功
恩,看完,记得采纳哦

德国主要港口:
汉堡Hamburg
不来梅Bremen
维斯马Wismar
库克斯港CUXHAVEN
埃姆登EMDEN
基尔Kiel
更多德国港口,请查看下表:
港口中文港口英文港口代码国家中文国家英文国家代码所属航线操作阿尔托纳 ALTONA DEALT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柏林 BERLIN DEUEB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波恩 BONN DEBON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布腊克 BRAKE DEBRA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不来梅 BREMEN DEBRE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不来梅港 BREMERHAVEN DEBHN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布龙斯比特尔 BUNSBUTTEL DEBRU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比茨费莱特 BUTZFLETH DEBUT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科布伦茨 COBLENZ DECOB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科隆 COLOGNE DECOL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库克斯港 CUXHAVEN DECUX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杜伊斯堡 DUISBURG DEDUI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杜塞尔多夫 DUSSELDORF DEDUS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埃肯弗尔德 ECKERNFORDE DEECK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埃尔斯费莱特 ELSFLETH DEELS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埃姆登 EMDEN DEEMD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弗伦斯堡 FLENSBURG DEFLE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法兰克福 FRANKFURT DEFRA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格吕克施塔特 GLUCKSTADT DEGLU 德国 GERMANY DE 欧洲线 查看汉堡 HAMBURG DEHAM 德国 GERMANY DE 欧基线 查看

我觉得第一就是兴趣,像我就是非常喜欢(文综)地理,所以地理才学的比较好。
然后上课时一定要认真,想要学好地理,积累很重要,有时候老师在讲一道题,你一定要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因为有时候老师会提到一些小的,书上没有的知识点,自己也要对这些小知识点进行整理,而多知道一些这样子的知识点,对解题很重要,而且你解题时想到的也会比别人更广泛。
考试时,选择题的话,要看清每一个选项,注意这期间细微的差别。然后客观题的话,把题目认真地读一遍是必要的,而且不要急于下笔,想一想答案到底涉及了几个知识点,分序号列出来,条理一定要清晰,不可以有的没的都答上去,回答尽量用专业术语,这个也还是靠平时的积累。
记忆的话,还是要多看多写,平时没事可以拿着地图研究,若是实在没有兴趣的话,你就试着向自己提问,比如说看地中海沿岸的气候,你就想他为什么是地中海气候,是由什么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适合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什么,出产什么农作物,地球其他地方有没有这个气候类型,又是怎样形成的,考虑的要全面,学会把问题延伸来考虑。
平时的话还是要多做题,把典型的例题记住一些,看看别人是怎么答题的,自己也要形成一套答题的方式,做得多了,也就知道该怎么答了。说白了答题还是有套路的,多看看,就可以记住了。
地理还有一些计算题,最常见的就是区时的计算、太阳高度、直射点的计算,这样子的题就是要记公式,算的时候仔细一点,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另附上,一些资料:
世界区域地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
A.M.〔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
1.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北欧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⑷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⑴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⑶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世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
〔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2.俄罗斯
〔读图识记〕
(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3)北极圈;
(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A.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B.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C.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D.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E.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F.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G.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H.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I.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A.M.〔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N~45°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
3.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自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注意〕朝核问题
世界区域地理——南亚
A.M.〔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
⑴悠久的历史
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⑵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2.印度
〔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⑴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⑵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⑶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以上资料供你学习,希望有用。

三、本讲重点: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本讲难点:
1. 主要国家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
2. 主要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四、重难点讲解
<一>亚洲地区:
(一)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 (2)关东平原、富士山;(3)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1. 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是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2. 经济特征与发展条件
(1)日本的经济特征是:
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
③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
(2)经济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海岸曲折,多良港;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不利条件: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发展途径: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岛国多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成功经验:社会改革; 非军事化;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重视教育和科技
(3)原料来源:
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解决途径:
(4)工业分布: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进口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5)农业和渔业
①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
②渔业发达,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6)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新动向,是值得关注的信号。
3. 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九州岛
(二)补充: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冲突和“朝核六方会谈”
1. 核问题
2、朝鲜的基本概况
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北部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北部与中国相邻。面积122762km²,其中80%是山区。人口2200万,朝鲜是一个单一民族。朝鲜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利和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工业以采矿、机械、电力、纺织等为主。大多分布于大同江下游和东北沿海港口城市。农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首都平壤。
3、朝鲜南北统一
历史上南北朝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获得解放。苏、美两国军队以38°N为界分驻南北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人民共和国,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这是美苏为了各自利益制造了南北分裂。但近年来朝韩两国逐步走向统一,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的趋势。共同的民族、共同的利益,将决定国家最终走向和解与合作。
(三)新加坡
1. 城市岛国
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地狭人稠,华人很多,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进口、淡水靠邻国供给。
2.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经济
①、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A、地理位置——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和航运要冲上;B、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C、港口优良,世界各国物产转口中心;D、经济地理位置——地处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域中心,各国贸易集散地;E、政策——对外开放,重视教育和科技。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贫乏,领土面积狭小,粮食靠进口,水靠邻国供应,原材料、能源、市场对外依赖严重,易受世界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或冲击。
②经济发展情况:
A利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天然良港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增加商品的出口数量和港口的吞吐量,使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各国相互贸易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
B新加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迅速发展了造船、炼油、海上钻井平台、电子电器等工业
C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银行大量增加
D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E重视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
F重视保护环境,是闻名的“花园式城市”(A、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B、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C、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3. 工业布局
重工业集中在西部工业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市区以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为主,有少量轻工业,同时合理安排绿地面积。
(四)印度
[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1. 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2. 经济
(1)自然条件和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在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2)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传统工业区分布
工业部门 分布 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钢铁工业 德干高原东北部 煤、铁、锰丰富,矿区相互邻近
麻纺织工业 加尔各答 地处黄麻产地
棉纺织工业 孟买 靠近最主要的棉产区
工业由集中趋向分散——由西部以孟买为中心和东北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区向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软件业)扩展
3. 城市

4. 热点问题:“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冲突
<二>非洲地区
(一)埃及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1. 尼罗河的赠礼——埃及
位置和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长173千米,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先后被法国、英国控制,1956年收回(巴拿马运河81. 3千米,美国控制,1999年收回。)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条件适宜:A、肥沃的沙性土壤 B、便利的灌溉条件 C、夏季阳光充足,冬季温暖无霜),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埃及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2. 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阿斯旺大坝对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影响:
利——尼罗河下游不再泛滥;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扩大了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发电;水坝以下,水流平稳,便于航运;水产养殖业;旅游业。
弊——下游河水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淤泥减少甚至没有;淹没土地;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海潮上涨引起土壤盐碱化;引起尼罗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二)热点问题: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
1. 巴以矛盾的由来:
中东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原是古代希伯莱人的栖息地,后希伯莱人流散世界各地,该地区长期成为阿拉伯人居住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在英国等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大批迁往巴勒斯坦地区,从而引起阿、犹民族矛盾。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人达10. 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种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2、大国插手的原因:
美国之所以插手中东地区,因为它在中东有三大利益:维护石油生命线的安全;保证以色列的安全;扶持沙特、埃及等国以遏制恐怖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美国是实现上述三大利益的核心和基础。
3、中东问题(含巴勒斯坦问题)有其深刻的地理背景。1、极具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导致西方列强争相控制该地区。2、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大国争夺、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3、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该地区居民宗教、民族意识强烈的原因之一。4、水资源危机是该地区新一轮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索。5、土地之争是中东问题的焦点之一。从历史看,中东问题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并不断扩张,导致阿以冲突而引起的国际问题。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引起阿、犹民族矛盾;二战后,联合国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的决议以及以后阿以之间的多次战争是中东巴勒斯坦问题激化的历史渊源。从政治上看,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站在以色列的立场上促使所谓的“中东和谈”,其结果使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此外,阿拉伯国家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也层出不穷,使中东和平步履维艰。
<三>欧洲地区
(一)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1. 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地区
2.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 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 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英国与日本地理特征之比较
日本 英国
地理位置 30°—45°N亚欧大陆东岸 50°—60°N亚欧大陆西岸
地形 多山地,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 多古老山地,东南部为平原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资源 资源比较贫乏 石油、煤、铁
农业 水稻、茶、桑、果树、渔业,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单产较高 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为主,农业在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
工业部门 机械、电子、汽车等加工工业为主,现代化程度高,新兴工业发展快 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正大力发展
工业布局 临海型布局为主,现正向国土两端发展 传统的煤铁复合体型布局为主,新兴工业正向国土北端发展
(二)法国
1. 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为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 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3. 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三)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1.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少;中部为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 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4. 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主要国家(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轮廓图
2. 了解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3. 了解主要国家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
4. 分析归纳主要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
5. 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主要国家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特点。譬如以俄罗斯为例。
三、本讲重点:
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本讲难点:
1. 主要国家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
2. 主要国家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四、重难点讲解
(一)俄罗斯
[读图识记](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1.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2. 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3. 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4. 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水能丰富,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5. 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6.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7. 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8. 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9. 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之一
美洲地区
(一)美国
[读图识记](1)两大洋、墨西哥湾、两个海外州;(2)三大地形区(剖面图):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新奥尔良——墨西哥湾;(3)大西洋沿岸(波、纽、费、华),五大湖沿岸(德、芝、底、布),太平洋沿岸(西、圣、洛、硅谷),南部(休、新);(4)主要农业带
1. 国土组成: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自然条件特点
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
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哥伦比亚河(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迎风坡降水丰富)
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需大量进口物资,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3. 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
人口2.7亿,白种人占80%以上,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人口分布于沿海平原和五大湖区域,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近几十年来人口由东北部向东南、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4.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注意]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①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②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
③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④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缺陷: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5. 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
现代化程度高,是输出工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本国消费最大,是世界进口小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进口大于出口,海外投资多,跨国公司遍布各大洲。由于西欧、日本的兴起,地位在下降。
三大工业区:
工业区 发展特点 工业中心
东北部工业区(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世界著名工业区,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纽约: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第二大城市、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工业区(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二战后工业迅速发展,条件优越的“阳光地带”石油、化学、宇航 休斯敦: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工业区(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二战后兴起,资源丰富的“阳光地带”,航空、石油、电子 洛杉矶:最大的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注意]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
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
④五大湖水运便利。(保证了铁矿石、煤炭与主要城市高效率的运输联系)
⑤平原肥沃,临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带,农业基础好。
⑥拥有庞大的市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发达的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市场。)
**小结: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规律。
a. 历史基础;b. 矿产资源;c. 交通运输;d. 农业基础;e. 消费市场;f. 科技力量;g. 劳动力。
(运用以上分析规律,学会分析日本、德国、英国工业发展的条件。)
(二)巴西
[读图识记]两大洋,南北两大地形,亚马孙河、伊泰普水电站,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赤道、南回归线
1. 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面积: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 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3. 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较快,是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
4. 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是圣保罗,最大港口是里约热内卢
大洋洲
(一)澳大利亚
[读图识记]1. 两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2. 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线;3. 三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4. 四个主要城市
1.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2. 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一半
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的艾尔湖
3. 特有动物
种类: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
4.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5. 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A、分布特征:人口、城市、经济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三大城市: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内陆和西部异常稀少
B、成因探讨:
从自然条件分析: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适于人类居住;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旱,不适于人类居住;东北部气候湿热,为原始的热带雨林,加上沿海大堡礁不利于港口建设和航运,人类尚未开发。
从对外交通方面来说:东南沿海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方便。
从殖民历史分析:英国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而进行开发,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
从经济方面分析:东南沿海经济发达。
6. 经济
A、特征:南半球经济发达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但服务业产值>工矿业产值>农牧业产值
B、农业:世界五大小麦出口国之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发展条件:地势平坦+草原广阔+冬季温和+地下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发达的商品性生产

你好:
学习中,学的不好的其实都是你的重点。
现在高中,特别是文科,不仅要熟悉任何可能的知识点,平时还要特别注意看图+做题(做错题)+讨论+兴趣...
学重点,还是从头开始,基础牢才好。
给你一点以前寻来的资料,你慢慢好好看吧。
世界区域地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欧洲西部
A.M.〔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2.群岛、岛屿、海峡、海域;3.北极圈;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5.北海石油和航运。
1.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⑵海岸线曲折: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⑶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补充〕冰川对西部欧洲的影响
冰川运动时对地面的强烈刨蚀作用,造成角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挪威幽深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
⑷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
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⑸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北欧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2.国家和居民
⑴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⑵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等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⑶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⑷发达的旅游业。
3.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⑴西欧的岛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⑵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⑶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小麦、大麦)集中地区(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⑷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4.法国
⑴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⑵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⑶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5.德国
〔读图识记〕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莱茵运河;3.三大地形区,自南向北依次为: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波德平原;4.柏林、汉堡(最大海港、造船中心)、波恩、法兰克福(最大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最大工业区);5.欧洲西部陆路交通十字路口。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条件: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a.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b.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c.综合整治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世界区域地理——欧洲东部和北亚
〔读图识记〕1.七国;2.亚欧分界线。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2.俄罗斯
〔读图识记〕
(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
(3)北极圈;
(4)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A.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
B.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C.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D.河流与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
E.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注意〕中日关于俄石油管线走向的争夺问题。
F.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以莫斯科、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G.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H.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
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
I.首都和城市。
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世界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
A.M.〔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森林、矿产资源丰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半岛南部为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制造业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的畜牧业占重要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是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2.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N~45°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形似一张弓,东京是搭箭的交点,似乎要射向太平洋。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⑧森林水力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⑵发达的经济
①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②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国土(狭小)市场、矿产贫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③扬长避短,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
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
⑤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⑥农业和渔业
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达到基本自给、自足,多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要进口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山丘地区多种桑树、果树和蔬菜。但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进口。苹果中红富士苹果是日本培育的优良品种。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海域盛产各种海产。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⑶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
3.朝鲜半岛
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临黄海,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海岸线长而复杂,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多岛屿。陆上与我国辽宁、吉林两省接壤,鸭绿江和图们江为中朝两国界河。海上邻国有日本、俄罗斯等。
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多低山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山脉。平原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的河流中下游和海岸地带。
气候:自南向北由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等。多自东向西注入黄海和朝鲜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较丰富。
经济:韩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二战后积极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业,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使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近些年针对国际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
〔注意〕朝核问题
世界区域地理——南亚
A.M.〔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辨析〕“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1.概述
⑴悠久的历史
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国家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⑵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注意〕南亚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2.印度
〔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⑴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⑵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评价〕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⑶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
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独立前: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如果觉得满意,记得采纳噢。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我很喜欢的(综合)地理地理奖学金。
那么这个类必须认真学习地理,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老师在讲一个问题,你要听老师说的每一个字,因为有时老师会提小书本上的知识,还必须理清这些小知识,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你认为会比其他人更广泛。
考试,选择题,看每个选项,这个时期要注意的细微差别。和客观题,主题仔细看了一遍是必要的,但不要急于落笔,认为涉及几个知识点的,连贯的,子序列号必须是明确的,而不是一些不回答所有的答案到底,回答尽可能的行话,这也仍然依靠平时的积累。
内存,或看多写多了,平时没事拿着地图研究,如果它是不感兴趣的,你试着问自己,例如,在地中海沿岸的气候,你想他为什么地中海气候,是由什么因素是不适合人类居住,为什么,什么作物生产,其余的地球没有这种类型的气候,是如何形成的,考虑要全面,学习问题延伸到考虑的。
通常,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问题,记住一些典型的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形成了一套答案做多,知道该怎么回答。说白了,回答或例行看到更多的,你可以记住。
地理有一些计算问题,最常见的是计算面积,太阳的高度,直接点计算,这个问题是要记住的公式,仔细清点,它不应该是这是什么问题。
附加了一些信息: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概要 - 西欧
AM [图片故事记忆] 1。主要的国家;群岛,岛屿,海峡水域; 3。北极圈; 4。平原,山脉,河流,运河; 5。北海石油和航运。
自然环境
⑴位置范围:半个欧洲西部,北部,北冰洋,大西洋到西部,南临地中海。
(2)蜿蜒的海岸线:大陆是世界上最曲折,知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在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南部,亚平宁,伊比利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在北方,波罗的海内陆海黑海地中海南岸,东南的主岛半岛边缘海,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3)地形:平原,主山,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陆。
纯: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在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平原到羲西欧,。
山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勃朗峰在这一领域的最高。
[添加]强刨空化在西欧
冰川运动在地面上的冰川,导致角,宽阔的山谷,冰川湖泊,峡湾冰川地形。冰川消退后,形成的冰碛丘陵,冰碛湖冰碛地形。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在斯堪的纳维亚大陆冰川的中心,是阿尔卑斯山冰川的中心。第四纪冰川欧洲的雕塑,如芬兰,瑞典,大量的冰川湖,深,蜿蜒的挪威峡湾,东欧起伏的冰碛丘陵,高山阿尔卑斯山高高的山脊和山峰,宽阔的山谷平原上双方的地形湖泊是第四纪冰期的整形结果。
(4)在大西洋对气候的影响
特点: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的原因
纬度地区位于北纬35°-60°,是一个温和,大部分地区在当时的西风
海陆分布西接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和曲折,海洋影响走向深入内陆的
地形的中部平原,山区的事情,有利于海洋潮湿的空气内陆
海流关机,沿海地区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
略有差异: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南北方的差异;极地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
⑸河流和湖泊
河流特征及成因:平原,降水较多,更河网密布,用大量的水,由于大陆曲折,有限的山的轮廓是不利于形成的长河,这条河是短暂的。
主要河流:多瑙河流经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国家(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个国家)。
莱茵河世界上最繁忙的海运货物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在
湖泊:北欧,两侧的阿尔卑斯山(主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
2个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沿着煤矿和工业区的分布,轻度交联型的人口稠密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德国,零增长或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包括德国排名第一的国家。
(4)发展旅游业。
英国 - 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被称为”英国“
(1)西欧岛
领土,包括东北部的大岛英国和爱尔兰。大不列颠分为三个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英格兰是最早的工业化国家的政治,经济区域的中心。
(2)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纺织和伯明翰的铁和钢铁行业(煤炭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汽车,飞机,电子行业分布周围伦敦和中央英格兰和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行业中的沿海区域的北海原油油比自给自足。
⑶农业
西 - 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奶牛养殖业发达(雨水较多,日照少,多汁的草的生长)。
>东南 - 农业(小麦,大麦)的区域。
(4)首都伦敦:跨泰晤士河的两侧,最大的城市(降水少,日照,温度高,生长季节长)和端口。是著名的雾。
法国
(1)自然和地理环境西欧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西北,西部,北部丘陵和平原,东部和南部山区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著名的巴黎盆地北部,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进入英吉利海峡,丰富的水运输方便。
(2)工业反哺农业的发达经济体
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平原,丘陵地形,主要是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农业区。西南地区和地中海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物质:里尔煤矿采空区 - 北洛林铁矿 - 东北。
煤炭,石油缺乏,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电,核电占70%。
(3)重要城市
之都 - 巴黎,地中海沿岸 - 马赛(港,东部的福克斯),福克斯,福克斯敦刻尔克(沿海钢铁行业 - 福山,日本,塔兰托,意大利,中国宝山)
德国
[读图识记] 1。北海,波罗的海,基尔运河; 2。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多瑙 - 莱茵河运河; 3。三个地貌区,从南到北如下:巴伐利亚高原,山区和德国,波德平原; 4。(最大的海港和造船中心)柏林,汉堡,波恩,法兰克福(航空港),斯图加特,慕尼黑(新兴工业区中心),鲁尔区(德国最大的工业区); 5。西欧的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1)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周边国家在这方面比任何其他国家(9)。
(2)
北部的北德平原,地势低洼,低的温度下,冷的北部和南部的差异:低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的地形。在冬季和夏季气候凉爽,土壤是贫瘠的,动物饲养,管理粗放,人口相对稀疏;中央山谷和广阔的山,适合农耕和放牧;高原南部的巴伐利亚和阿尔卑斯山,广步森霖草的发展。
(3)产业
现代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在欧洲最强的经济体,在世界贸易量中最高的。的
有利的条件:丰富的煤炭,钾肥,水陆交通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实力。
不利条件: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的进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的一半。
分布:莱茵 - 鲁尔区的埃森,杜伊斯堡南部的慕尼黑航空航天,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的产业布局更加均衡,从北到南工业发展。
[注]的上升和下降的
一个区位优势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铁矿区,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
③大量的鲁尔区(必填内容)水。
(4)水陆运输:中欧陆路运输,河水方便,直接进入海洋的十字路口。市场
⑤广阔。
乙方原因造成的衰落
1生产结构很简单:专注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铁和钢。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减少对石油的广泛应用的比例,天然气,煤炭,新技术炼钢的煤炭消费量下降。
(3)多余的全球钢铁产量的增加,经济危机和目前广泛使用的替代品,以减少使用。
④影响的新技术革命: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土地,环境污染严重短缺的问题。
C。综合整治
(1)新兴产业发展和第三产业,煤炭,钢铁行业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减少的数量,规模,技术熟练的中小企业的新移民。
②调整产业布局,以确保各行业均衡发展:如钢铁行业越来越集中到西部,一些高炉建在荷兰海滨。
③扩大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忙航运,运输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的排放量,建立和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再造林。
⑷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的首都,位于市区东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的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的工业中心,德国航空航天,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所有
世界区域地理 - 东欧和北亚
[读图识记] 1。七个国家; 2。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分割线。
1。范围和国家
东欧:西部地区和东海岸的波罗的海,东到乌拉尔山脉,从北冰洋北部,南部部分欧洲国家之间的黑海,高加索地区。
北亚:亚洲北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BR /> [图片故事在俄罗斯背诵]
(1)北冰洋,波罗的海,海吗?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日本,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黑海; BR />(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区的东西伯利亚,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
(3)北极圈;
(4)伏尔加河河的最长的河流在欧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室内河流,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3河流流量从南到北(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 “毕业”); (5)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
A.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整个欧洲,欧洲部分的面积是小,但其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
B.地势较为平坦。
平原高原的东欧平原西部的乌拉尔山脉,东其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山区的东西伯利亚(叶尼塞河: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C.长,寒冷的冬季,气候非常不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在北部和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温带季风气候。
D.河流和湖泊。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丰富的水电,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丰富的水电,冻结期长,不利于航运,凌汛。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
E.资源:世界天然气储量,世界上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注]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对争用问题。
F.工业重工业。
中心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工业区,乌拉尔和西伯利亚,欧洲部分地区工业发展的亚洲部分。
G.农业的东欧和顿河流域的平原是一个农业大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葵花子,亚麻,从粮食进口国,出口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针叶林。
H.运输:铁路(注:不同的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部分)。<BR /的亚欧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 - 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 - 符拉迪沃斯托克值得罗斯托克。
一省会城市。
莫斯科的首都,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和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港口的海岸,该国第二大城市。的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的港口。</
世界区域地理 - 东亚和日本的
AM [图片>摩尔曼斯克海岸的北冰洋无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冷。故事记忆] 1。五位的国家和他们的首都; 2。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3。海?日本港口
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多数
海上和地面的位置在北温带东亚,东南亚,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家:中国(北京首都)
内陆国家:蒙古(乌兰巴托) - 第二个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半岛国家: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日本首都东京
(2)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从西到东太平洋的众多河流注入):西部高原,平原,东部丘陵
蜿蜒的海岸线,知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
(3)气候
显著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典型的东亚季风的原因,原因和气候特点(热和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和多雨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比较:最冷月> 0°C,年降雨量800毫米分布,分布界线:秦岭 - 准河一线。
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着,主要是由于陆地和海上的位置:接近最大的大陆,面临的最大的海洋温差→冬夏海土地大→冬季西伯利亚高压,海洋低压,夏季为低压,高压→冬天的风吹在海洋,陆地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向陆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2)西北内陆地区从海远,地理位置偏僻,海拔高,不影响不大,从海上的季风,降水少,气候干燥,年均温度范围和日是大的,强大的大陆,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蒙古等地。
(4)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种族:黄种人。
国籍:中国,蒙古,日本家庭,韩国。
⑸沿海和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人口,经济。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可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交通便利,人口,劳动力充足,历史,科学和文化层面,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开发了许多工业和农业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大米,丝绸,茶叶产地。日本是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家,发达的现代产业的国家,除了在东部沿海区域,韩国,中国,台湾,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新工业区的发展。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但广阔的天然草原,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经济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人口集中。
在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在北方,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南部的部分的朝鲜半岛,经济主要以汽车,电子,服装生产,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发展。蒙古的畜牧业产业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国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国家。
日本
[读图识记] 1。四岛,海?日本濑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N45°N)3。关东平原,富士山4。札幌,函馆,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市。
⑴自然和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和一些岛屿的形状的弓东京路口搭箭,似乎是向太平洋。
②面积小,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超过一亿的。
(3)海岸曲折和曲折,优良的海港 - 神户,东京,横滨港是中国第三大港口。
④境内多山狭窄的平原 - 关东平原。
在⑤火山的国家,地震的国家 - 最高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6)季风显着,强海洋:在同纬度地区相比,亚洲大陆在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更多的雨季,台风暴雨,秋季,西北海岸白雪皑皑的冬季。
到⑦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材料: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硫磺矿,这是因火山活动。
在⑧森林液压:国土面积狭小,主山(日本重点山坡上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68%,这是远远大于世界土地面积的比例) ,降水较多→河流短,速度快,资源丰富。
(2)经济发达
(1)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 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BR />(2)经济发展
不利条件:国土(小)市场,矿产贫乏的条件。的
有利的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高水平的科学和技术,这个岛国的多海底有利条件。
③薄弱环节,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外经济依赖。
日本的主要海外贸易伙伴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
④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沿濑户内海---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市,濑户五大工业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在沙滩上最大的港口,原料转化为产品外运的运输是非常方便的在日本的矿产资源和更多的航线从太平洋减少陆上运输,省,省钱,而且成本低。日本,因此该行业建立更在环太平洋地区 - 接近消费市场和外贸港口)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工,纺织。<BR / ⑤工业布局趋向于分散 - 土地,基础设施和南北两端农业和渔业
(6人),小型农业机械部,专注于生物技术的发展水利,产量高。
主要粮食作物有大米,实现自给自足的,独立的,品种在平原地区,但每年进口小麦,玉米和其他农作物。
丘陵地区各种桑树,果树,蔬菜等。但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的蔬菜和水果。苹果红富士苹果栽培的优良品种,在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屿及其附近水域,盛产各种海鲜。 BR />渔业发展,钓鱼经常能排名世界第一,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冷千岛群岛和日本温暖路口)。
(日本除外)沿海渔业捕捞活动,沿海养殖发展造船工业,日本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的远洋船舶远洋渔业,在日本的年捕捞量在世界上排在第一位的鱼在日本料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主城 BR />首都东京,是超过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 - 筑波航天中心 - 硅种子岛 - 九州岛
朝鲜半岛的位置:朝鲜半岛三面环海,靠近东海之滨的?日本和黄海之滨到西部,东南横贯朝鲜海峡和整个日本的海岸线漫长而复杂的,多半岛,多海湾,多良港,许多岛屿。陆路边境与中国的辽宁,吉林等省,鸭绿江和图们江边境,中国和朝鲜之间的海上邻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地形:低地势东高西芒大多集中在北部和东部丘陵东部太白山脉是主要的山脉,平原,大多集中在西部和南部,中游和下游的河流和海岸。
气候:来自海洋的过渡性向大陆性气候,从南到北,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北部。
河流:主要河流有洛东江,汉江,锦江之星。从东到西进黄海和韩国海峡。
资源:森林,水力丰富。
经济: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业,重视教育和科技,经济的高速增长,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注意事项]朝鲜核问题
世界区域地理 - 南亚
AM [图片故事记忆] 1。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2。七个国家和克什米尔,资本;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 - 恒河平原; 4。北回归线。
[分析]南亚次大陆“,”南亚“的范围不同
广大地区之间的南侧西部和中部喜马拉雅到印度洋,南亚被称为。喜马拉雅山脉从南方分离与亚洲其他地区,南亚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又被称为南亚次大陆南亚大陆的一部分,它是指只对上述五国在非洲大陆。
1,概述
(1)历史悠久
位置:位于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北印度洋地区,位于10°N,30°N />内陆国家尼泊尔,不丹(相邻)。
全国沿海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的发源地,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斯里兰卡佛教,印度,尼泊尔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穆斯林。白色人种的居民。
(2)自然条件
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山,中央印度河 - 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的
梧桐来源:西藏,进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的孟加拉湾。
热带季风高温一年四季,从六月至九月是雨季,从十月到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造成水灾和旱灾,孟加拉国的影响。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是在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上最降水量。
热带沙漠:西北部降水稀水,再加上原始森林的破坏形成的。
[注]南亚地区由于北方的大山的阻隔,温度比同纬度地区高。
印度
] 1 [读图记忆。临海:(东),孟加拉(西),阿拉伯海,印度洋,2湾。三种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平原的印度河,德干高原; 3。的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上游)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的港口,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Taj Mahal)。
(1)古老的文明在世界上
南亚最大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
(2)农业
一半以上在亚洲最大的国家,不同的气候,地形的差异,这将有助于各种作物的耕地占耕地。
[评价]耕地,足够的热量,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降水集中在雨季,旱季降雨稀少,全年降水量的变化,频繁的水灾和旱灾,使灌溉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物布局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分布在半岛东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德干高原西北。的
黄麻的恒河三角洲,在世界上。
茶: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山坡上。
(3)行业发展迅速,,
矿产:煤,铁,锰,位于德干高原东北部 - 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和工业中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独立: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
独立形成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据德国媒体2月8日报道,随着北约抵制俄罗斯的军事活动升级,德国联邦国防军将在()地区设立新的北约军事指挥中心

A. 科隆-波恩

B. 法兰克福-汉堡

C. 科隆-汉堡

D. 法兰克福-波恩

答案: A

新华社柏林2月8日电据德国媒体8日报道,随着北约抵制俄罗斯的军事活动升级,德国联邦国防军将在科隆—波恩地区设立新的北约军事指挥中心。

a 堪培拉是行政中心,东京是政治经济中心,巴西利亚是政治中心,但伊斯兰堡不是,是宗教吧,法国应该是柏林,而巴黎是经济,伦敦是政治经济
俄罗斯
莫斯科: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
圣彼得堡:重要的经济中心,第二大交通枢纽
莫尔曼斯克:北极圈内最大的港口城市,俄罗斯北方唯一的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地区的海、陆交通枢纽
秋明: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德国
柏林:最大城市及政治中心
波恩: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原联邦德国的首都)
汉堡:最大的港口城市
法兰克福:金融中心和航空港
慕尼黑:德国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
埃及
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埃及的政治、经济中心
亚历山大: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商港
塞得港:第二大商港
美国:
底特律:汽车中心
匹茨堡:钢铁中心
华盛顿:政治中心
纽约:经济中心
巴西:
巴西利亚:政治中心
里约热内卢:经济中心(最大城市)
圣保罗:经济中心(第二)
印度:
新德里:政治中心
孟买:棉纺织中心
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
班加罗尔:软件中心
澳大利亚:
堪培拉:政治中心
悉尼:经济中心
b黄河你知道的,刚果河在非洲,太热了,所以城市一定会沿河而建。密西西比美国发达国家,城市肯定不少
而亚马逊还是个原始地区,热带雨林气候是不太适宜人居住的。

本文来自年轻人玩的就是心跳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22/433494.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3-13
下一篇 03-13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