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这本书颠覆了我许多固有的思想,一口气看下来着实震撼了我,令我一下子难以消化。无论思想正确与否,这本书都诱惑着我去尝试去实践,毕竟人类都渴望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者,它正对我下怀,对于我人生目前所处阶段的困惑一一破解,所以我很想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的书...

  这本书颠覆了我许多固有的思想,一口气看下来着实震撼了我,令我一下子难以消化。无论思想正确与否,这本书都诱惑着我去尝试去实践,毕竟人类都渴望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者,它正对我下怀,对于我人生目前所处阶段的困惑一一破解,所以我很想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很容易被误解为心灵鸡汤文学,翻阅后才发现每个观点都是炸弹。

  整本书是以哲人与青年的对话由浅入深徐徐展开的,读起来轻松自然。青年的一次次驳斥正是读者当下的疑惑,哲人通过耐心地解释,让我们逐渐掌握了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人生哲理。

  首先,本书反对原因论,即不同意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这样人们会认为现在的我是无法改变的。本书主张目的论,即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因此人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说某人现在极其自卑,严重到闭门不出,与社会脱节。

  持原因论的人会认为一定是小时候父母对他极其严格,从不当面表扬,原生家庭的影响一时是改变不了的。

  而持目的论的人则解释为,他一直闭门不出,父母会担心,这样就会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走出家门,他就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没人会重视自己,他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行动。

  我不太同意所有事情都用“目的论”来看待,我依然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成长是有深远影响的。但是我支持书中哲人所说的,人是可以改变的。

  可人为什么不选择马上改变呢?

  书中说,人不是无法改变,而是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因为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未来难以预测,生活会充满不安,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往往选择了后者。

  真是一针见血啊,我的内心就是这样的OS。每当我遇到没有把握的事情,要么退缩,要么恐惧,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已经为它勾勒了完整的具象。

  实际上经历之后,要么什么都没有发生,要么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脑回路走。

  如此我便又会懊恼自己瞎担心,白白浪费了时间与精力,还因为缺乏勇气没有争取到自己想争取的东西。

  所以,我不能一直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而要敢于摈弃现在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那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与决心啊!

  接下来怎样一步步巩固我的决心呢?书中哲人提到了“课题分离”这个词,也是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词。

  作者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这个观点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听说过,说要活出自我,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道理都懂,可支撑的理由都太脆弱。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书中说,因为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

  在赏罚教育之下人们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即与前面的“目的论”不谋而合。很显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我们需要摆脱这种想法。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那是活在他人的人生中,我们要活在自己的人生中,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即我们要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开来。

  这就意味着既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自己的课题被人家妄加干涉。

  比如你选择信任他人,这是你的课题,而你是否被他人信任,这就是他人的课题。

  比如你遇到一个毫不讲理的上司喜欢大发雷霆,无论你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他的认可。你就会责怪,就是因为这个上司才导致我无法好好工作,“目的论”又显现了。

  这时候如果我们学会课题分离呢?你要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课题。无论上司怎么乱发脾气,那是他的课题。你既没有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

  再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可是孩子就是不听,父母就采取各种强压手段。在这里要分清,“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父母的行为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如面子、虚荣、支配欲等,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正是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同时,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本能性的欲望,但是自由就是意味着对抗这种欲望。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而且还要注意,如果对方为自己或者自己为对方做了什么,认为自己或者对方必须给予报答,这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

  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课题分离。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对我十足冲击的观点,即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我与书中青年的反应是一样的,怎么可能不对人生进行规划呢?人生正是因为有目标才过得更加有意义啊。

  而作者认为,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足就已足够。

  并不存在目的地,只要跳着,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

  即我们当今所说的活在当下。虽然我无法苟同人生无需计划,但是我非常赞同起决定作用的是“此时此刻”。

  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我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不如暂且试着这样去过自己的人生,看看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我现在也开始慢慢相信,只要过好每个当下,就一定会到达某个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需要提前规划的,因为根本不可能。

  而且不着急赶路,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惊喜悄然而至,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体验。

  最后我想回到本书的本源,也是本书的核心,“勇气”。就让下面这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吧:“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希望大家都能从本书中受到启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00字古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白鹿原读后感900字萤王读后感目送的读后感700字

本文来自微笑向暖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21/15342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3-03
下一篇 03-03

相关推荐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范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范文 】 如果把画画比作风筝,那我一定是夕阳下那个拼命追赶风筝的人;如果把画画比作草原上那只飞奔的羚羊,那我一定是烈日下追赶羚羊的猎豹;如果把画画比作一道彩虹,那我一定是那个兴奋的在彩虹的尽头寻找宝藏的人……小时候我住在甸柳,住在一个

    2023-07-29 11:32:01
    606 0
  • 鱼我所欲也100字读后感

    【鱼我所欲也100字读后感 】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

    2023-07-29 10:23:01
    531 0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400字(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500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400字 】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

    2023-07-29 10:06:01
    290 0
  • 木偶的森林读后感300字

    【木偶的森林读后感300字 】 通过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人类不能像故事里那样乱砍伐树木,否则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现实世界里,沙尘暴也会随之而来,它将覆盖整个世界,人类也会自取灭亡,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要爱护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爱护大自然里的一草

    2023-07-29 09:41:02
    611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