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论语里仁篇感悟400字

【解答论语里仁篇感悟400字 】 《论语》仁篇感悟第七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这句话的意思...
【解答论语里仁篇感悟400字 】

《论语》仁篇感悟

第七章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此章有“观过知仁”的意思。而这句话表面看来有歧义,但是其儒家的生命价值是肯定的,也是不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仁”训为“人”;“党”为“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过错分别归于不同的类别,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仁还是不仁了。再有一种的解释就是:人指君子。“过”指过错。结合“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来理解,“人之过也”的人就是君子。君子可能犯过错,各有所不同,观察君子的过错,才能知道其为仁如何。此解较为妥当。以下几种解释可资参考:

孔安国曰:“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论语注疏》)

二程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

尹焞曰:“于此观之,则人之仁不仁可知矣。”

后汉吴佑谓:“掾以亲故:受污辱之名,所谓观过知仁”是也。

朱熹按:“此亦但言人虽有过,犹可即此而知其厚薄,非谓必俟其有过,而后贤否可知也。”(《论语集解》)

现在看来,仁与不仁是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然而,时过境迁,物似人非。人们的道德和法律也在不断变化,仁与不仁也不断呈现新的意义,君子小人也在以不同面貌显现。所以,因恪尽职守,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误,是君子之过;而故意知法犯法,穿凿附会,钻法律的空子则是小人之恶了。因此,我们不仅要观过知仁,还要观恶知非啊!

以上就是【解答论语里仁篇感悟400字 】的全部解答。

本文来自再可爱一点好了投稿,不代表舒华文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inashuhua.cn/12/470831.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 0
上一篇 03-23
下一篇 03-23

相关推荐

  • 磨杵成针的感悟心得

    【磨杵成针的感悟心得 】 《磨杵成针》感悟心得我读了《磨杵成针》这个故事后,感触很深。这个故事主要写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爱读书,就逃学到河边玩,目睹一位瘦弱的老婆婆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于是得到启发,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大诗人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去学书

    2023-07-26 18:24:01
    487 0
  • 解答《童年》收获感悟

    【解答《童年》收获感悟 】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童年》以小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父家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严厉而暴躁的外公,有慈祥的外婆,有爱喝酒闹事的舅舅,有漂亮而忧郁的妈妈,还有会跳舞的"小茨

    2023-07-24 07:13:01
    718 0
  • 大学之道课程的心得感悟

    【大学之道课程的心得感悟 】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为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和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

    2023-07-22 12:23:01
    758 0
  • 解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00字感悟

    【解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00字感悟 】 感受到辛弃疾渴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辛弃疾一直主张抗金,统一全国。可是南宋统治者想偏安一隅,苟安南方,不愿面对现实。辛弃疾处在如此境地,愤懑之情由然而生。从而写下这首词,以表达自己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安于现状,不思

    2023-07-22 10:17:01
    435 0

评论列表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